專訪—金馬獎最佳音效入圍者高偉晏學長談視訊系與電影聲音工作

2021-11-26

    這些年在「電視金鐘獎」入圍並獲獎連連的高偉晏學長,繼第54屆金馬獎以《目擊者》首次入圍「最佳音效」後,接連在56屆金馬獎也以《下半場》入圍同獎項,今年第58屆金馬獎再以《月老》叩關,高偉晏學長可說是年輕一輩的影視聲音工作者眾所矚目的最強手,是否順利擒馬即將在本週六11/27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揭曉結果。

百忙中的學長日前接受本系小編的文字採訪,與視訊系學弟妹分享了許多寶貴的職場經驗談,與一路從崑山畢業後如何進入業界、自行創業的心路歷程。

1.當年為何選擇崑山本系所就讀呢? 

     高中時所學為視覺傳達設計科,當時得知崑山科大有視訊傳播設計系,感覺影視產業相較於平面設計產業門檻更高一些。加上當時平面設計人才供過於求,因此對於影視這個未知的領域有著不少的幻想。

2.崑山求學期間是如何確立自己的學習方向和目標? 

     其實一直到大二下學期接觸到聲音課程之前的我,一直都很不確定未來的我應該是什麼樣子,有鑒於所有就讀影視科系的同儕們一直都認為成為一名導演會是這個產業的最高目標。但比起當一名導演,血氣方剛的我其實對於搖滾樂有更多的熱情,下了課就常常跑雲青館下的練團室跟社團的朋友們哈拉打屁聊天,回到宿舍打開電腦就是播放喜歡的樂團歌曲,抱著電吉他亂彈一番。直到大二下終於有幸見到當時系上最豪華的七樓聖地,攝影棚及錄音室,在第一次進到錄音室之後,立刻在心中許下了願望,我將來的家一定要長得跟錄音室一樣。當時對於錄音室裡頭的一切加上社團接觸到的音樂器材知識,就這樣在我心中連結了起來,好希望能在畢業之前可以搞懂這個錄音室所有的一切。

3.畢業後職涯發展是如何規劃的? 

     人生如果有命中注定或是使命這件事,我覺得我也許就是冥冥之中已經確認會在聲音的這條路上發展,從認識曹源峰老師的那一刻起,就從沒停下過,一路從聲音課程的小老師、寒假的實習、跟著曹源峰老師去拍電影做錄音組的工作、暑假繼續跟著中影的師傅們再去一連拍了整整兩個月、我熱衷到畢業典禮的當天我仍然跟著中影的師傅們在嘉義拍電影做錄音小助理,人都還沒畢業的我就已經覺得能夠拍電影真是一件痛苦又有趣的工作。即使辛苦、但是對於未來能這樣成為電影中的一份子感到興奮(雖然曹源峰老師總是用過來人的立場擔憂的看著我們)。直到入伍前的一刻,我其實都還是一直持續著電影錄音的助理工作。也非常感謝曹源峰老師一路的提拔跟引導,我一退伍的隔天其實就沒意外的去中影進行面試求職了(即使當時的中影有些動盪,曹源峰老師仍排除一切萬難)。

 4.說說職涯裡重要的事件、挫折成就或難忘的人事物。 

    中影任職的整整六年,前三年都在錄音室裡面磨練聲音的後製技巧,後三年則回去電影拍攝現場做錄音工作,這短短的六年累積的能量其實相當龐大,感謝一路上給予我機會的前輩們,以及一同教學相長的錄音室同事,還有一路相挺,共體時艱的現場錄音夥伴。 其實一路都受到許多貴人相助,過程算是非常順遂,當中最挫折的一次應該是2008年時製作的一個短片案子。由於有曹源峰老師的提拔,我擔任了混音的主要工作,但這個案子交檔案的過程非常的不順利,輸出的檔案總是會在幾個小地方出問題,不是聲音不同步,就是某個音效缺失掉了,導演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我的失誤,但言語之中還是能感受到導演對於我的不成熟以及冒失的不滿。其實當時的我確實有懷疑自己是否並不適合聲音指導的工作,只能當個錄音室的小助理,雖然最後還是趕在最後一刻處理好檔案。但是之後的我,面對工作都變得相當的消極且失去自信,沉寂了好一陣子。之後也一直提醒自己,審視自己的缺點跟容易忽略的細節,犯過的錯誤該如何避免再次發生。

5.請談談自己重要作品製作過程中有什麼有趣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讓學弟妹借鏡學習? 

     一直以來工作上的心態始終都沒有變,其實我內心真的相當幼稚,也相當排斥長大,對我來說,這個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一次的工作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角色,新的故事。就像是打電動一樣,玩新的遊戲片。也許就是這樣的心態讓我能不厭倦的執行聲音創作,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真的應該是一個相當寂寞且枯燥的工作。要如何能保有創作上的熱情,我覺得一直都會是文化產業創作者會困惑的事情。也許每個人的方法都不盡相同。對於還在求學的階段,或是將要進入職場的年輕朋友們,我想大多數幾乎都是拿著新鮮的肝與熱情,一股腦兒的往前衝。如果我可以再年輕一次,我會提醒自己,更多的謙虛,更多的包容,以及更多元的吸收接觸。現今網路世代的發展下,影視教學人人都可以自學,我覺得在影視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的條件下,文化創意的內容與國際化更應該多加提升與深化。

6.談談自己創作時在意的事?

     比起個人創作,其實更多的時候是站在該如何服務客戶這件事情上,每一次執行案子的客戶百百種,我很幸運能常常遇到願意傾聽或是給予製作空間的客戶,但確實也有許多個人風格的導演客戶,所以不見得每一次執行聲音製作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創作,反而是磨練自己跟導演溝通的方法與技巧,如何能做出對方想像中的聲音。真正的成就感很多時候都是導演驚艷於我還原了導演腦中的想像,能夠命中目標這件事,其實遠比起得到獎項來得更有成就感,畢竟對於我來說,創作時真正的評審其實僅止於導演一人而已,因為只有導演與剪輯這兩個職位,是最能了解聲音工作究竟如何從原始的現場聲音到最後混音完成之間經過了多少變化。近期有位剪輯師在第一次看完混音成品後跑來跟我道謝,說我完成了他在剪輯時,因為沒辦法對聲音做細節處理,因此當時無法跟導演解釋的部分,我有完整呈現了他對於故事設計的想法,他覺得相當感動。

7.這次入圍金馬獎最佳音效獎,有什麼期待或感想?

     滿滿的感激與道謝,當然榮耀必須歸功於《月老》的整個製作團隊,我個人的努力僅止於整個製作團隊的一小部分。每個案子「聲音製作」也只是整個團隊的一小部分,如今只是因為背負的責任變多了也努力去實現,才有榮幸成為這個項目的焦點。比起入圍,我更迫切期望疫情之下的影視產業,要能夠謹慎且安穩的求發展,《月老》的商業企圖心會是一個指標,所有的努力與堅持都是希望能在商品賣出後的票房回收與藝術價值,說來既現實又殘酷,如果沒有票房收益,影視產業的發展就無法有更多面向的進步。

8.平常都(聽什麼音樂、看什麼電影、閱讀什麼書)來增加自己創作能量呢? 

     年輕時候我的人生都是滿滿的J-Rock、Post Rock,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確實對於Jazz或是Movie OST能有更多的沈浸與享受,但確實J-rock還是主要的養分來源,內心的幼稚還真的不曾長大過。但是現在相對於年輕時無法下嚥的電影,也比較能夠更多的體會與理解。我在學時期完全看不懂蔡明亮、侯孝賢等國內重要導演的電影作品,現在終於可以階段性的漸漸理解台灣電影的樣貌了。如今現在有時間常常就是Spotify 開下去,隨意點開一個類型就開始聆聽,或是有時間就上Netflix看看哪裡有養分可以學習吸收。現在如此資訊爆炸的時代,說是幸福,也是不幸,當供過於求的時候,我們是否能仔細品嚐食材裡面的滋味與營養為何呢?

9.現在回頭再看崑山視訊,有什麼優缺點?有什麼建議給學弟妹? 

     進入職場後其實一直沒有機會回母校看看。回憶中的大學樣貌是否依舊? 懷念的雲青館以及雲青館前的大操場我記得都不一樣了,後校門的鐵門是否還是有學弟妹偷偷翻進翻出的進校園借教室為了剪輯? 現在影視產業的技術發展不斷精進,回想在我求學時同學們最在意的總是器材不夠使用,或是器材的完整性不夠健全。現在也不太確定現階段的設備狀態是否有改善? 我確實曾經會抱怨學校都沒能給足我們需要的學習環境,但經過了職場的洗禮後,我可以理解「辦學」會面臨的難處,其實是我理解的太晚,大學的學習本來就不該是被動式的吸收,我如果能更多的主動求知,我相信我從學校帶走的可以是更多的能力與條件。我確實感受到新世代的年輕人有著更多的獨立思考與自主觀念,期望各位學弟妹的求學過程能夠養成更多的國際視野,永遠不要滿足於現狀,每一次的執行都要修正上一次的失誤。能夠真正在學校獲得的並不是專業的技巧或是最新的技術器材而已,而是在進入現實社會之前,你能夠真正認識瞭解自己多少。

10. 談談接下來十年自己的工作規劃。

     開了個人工作室的這五年,面對的是更多的人生挑戰,我大概自營過了三年才比較確認我有能夠溫飽養家的能力。也許未來十年的生活真的會很無趣,但真的能夠好好工作其實就是最理想的休息,現在反而更多的時間需要拿出來做一些非工作的麻煩事情,不論是自身的健康或是家人的照顧,多半都是人生各個階段需要面臨的課題。我期許自己能在影視產業的跑道上,提供足夠的正能量輸出,希望國片的製作質量能逐漸朝國際的航線前進。